玉米深加工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消减技术研究与示范
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政府对粮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真菌毒素污染粮食监管强度的加强,如何实现真菌毒素污染粮食的安全合理利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研究针对真菌毒素污染的玉米深加工副产物,通过调节玉米粕、玉米皮、玉米浆、玉米蛋白等原料的比例,优化发酵条件和发酵方式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快速降解,使其在玉米副产物中的残留量分别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500 ug/kg和1000 ug/kg);进一步筛选获得适合复合菌发酵的酿酒酵母、乳酸菌,进行复合菌发酵,实现发酵后益生菌含量达到1×109 CFU/mL,蛋白含量增加3%-6%。在山东金玉米公司发酵消减真菌毒素的放大研究,并进行了3批次的规模化生产,经过发酵处理的玉米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低于500 u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低于1000 ug/kg,益生菌含量达到1×109 CFU/mL,蛋白含量增加5±0.5%。在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完成发酵脱毒制品的饲喂试验,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脱毒制品实现猪日增重5%。
本研究针对真菌毒素污染的玉米深加工副产物,通过调节玉米粕、玉米皮、玉米浆、玉米蛋白等原料的比例,优化发酵条件和发酵方式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快速降解,使其在玉米副产物中的残留量分别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500 ug/kg和1000 ug/kg);进一步筛选获得适合复合菌发酵的酿酒酵母、乳酸菌,进行复合菌发酵,实现发酵后益生菌含量达到1×109 CFU/mL,蛋白含量增加3%-6%。在山东金玉米公司发酵消减真菌毒素的放大研究,并进行了3批次的规模化生产,经过发酵处理的玉米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低于500 u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低于1000 ug/kg,益生菌含量达到1×109 CFU/mL,蛋白含量增加5±0.5%。在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完成发酵脱毒制品的饲喂试验,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脱毒制品实现猪日增重5%。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本技术成果主要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玉米加工产物中真菌毒素进行进行有效消减,具有作用时间短、添加量小、生产成本可控、降解产物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研发团队深耕真菌毒素消减研究领域多年,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申请多项专利对技术成果进行保护。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大规模生产示范,技术工艺成熟,效果稳定可靠,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燃料乙醇等粮食深加工企业,解除真菌毒素污染对企业的困扰。以酒糟蛋白DDGS为例,随着我国饲料卫生安全新标准的出台和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蛋白饲料需求持续增大,2019年国产DDGS价格达到1700元/吨左右,进口DDGS也在2000元/吨。本技术应用成本为150元/吨DDGS,经处理后,真菌毒素超标DDGS完全符合国家饲料最新安全标准的要求,潜在应用市场巨大。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转让
资金需求额: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融资用途: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生物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现代农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