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科技成果应用及转化情况分析
一、总体概况
2013年度登记的46456项应用技术科技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数达到34783项,其中企业完成的科技成果占54.00%;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成果数6980项,企业完成的科技成果占36.56%;试用成果数2497项,大专院校占33.24%;应用后停用成果数111项,未应用成果数2085项,大专院校和独立科研机构在这两项中所占的比例总计达到64.53%。
       2013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比例最高,达到74.87%;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的成果比例为15.02%,试用成果的比例为5.37%;未应用的成果比例为4.49%;另有0.25%的成果应用后停用(见图3-1)。
       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仍以资金问题为主,同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资金问题所占比例为54.42%,比上年增加8.84百分点;其次是技术问题和市场问题,分别占45.08%、22.68%,比上年增加16.19个百分点、7.25个百分点;政策因素和管理问题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3.75%和6.33%(见图3-2)。
       1.各地区成果应用情况及未应用的原因
       从东、中、西部来看,2013年各地区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比例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比例最低,为65.52%,比上年下降13.27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应用的成果比例分别为75.40%、81.13%,分别比上年下降10.97和5.82个百分点。
       从经济地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来看,珠三角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83.03%,比上年下降8.4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所占比例最低,为60.54%,比上年下降12.89百分点(见表3-1)。
表3-1 2011-2013年地区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比例分布(%)
| 地区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东部 | 90.38 | 86.37 | 75.40 | 
| 中部 | 86.86 | 78.79 | 65.52 | 
| 西部 | 88.76 | 86.95 | 81.13 | 
| 环渤海 | 89.80 | 84.74 | 73.97 | 
| 长三角 | 90.68 | 86.98 | 74.77 | 
| 珠三角 | 94.77 | 91.52 | 83.03 | 
| 东北 | 81.05 | 73.43 | 60.54 | 
(注:从2011年度统计开始,成果应用状态中增加“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试用”选项,对已应用的成果状态进行了细分;从2013年度统计开始,成果应用状态中“稳定应用”变为“产业化应用”,由于指标内涵变化原因,影响本表三年的数据,呈现逐年下降状态。)
       东、中、西部地区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资金问题,四成以上的未应用和应用后停用成果是因为资金短缺,尤其以西部表现更为突出;其次是技术问题,在中部地区表现突出一些。市场问题、管理问题和政策因素也是影响成果无法使用的原因,但与资金和技术问题来说,所占比例较低,是次要因素。
       从四大经济带来看,科技成果未应用和应用后停用的原因各有侧重:环渤海地带是资金问题,长三角地带是技术和市场问题,珠三角是政策因素,东北是管理问题(见表3-2)。
表3-2 2013年地区成果未应用及应用后停用原因的比例分布(%)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环渤海 | 长三角 | 珠三角 | 东北 | 
| 资金问题 | 40.10 | 39.89 | 47.35 | 47.70 | 23.59 | 31.37 | 38.53 | 
| 技术问题 | 30.58 | 32.88 | 27.65 | 26.89 | 38.40 | 23.53 | 34.83 | 
| 市场问题 | 17.27 | 11.41 | 10.84 | 12.57 | 26.90 | 17.65 | 11.87 | 
| 管理问题 | 3.45 | 4.54 | 4.65 | 4.46 | 2.73 | 1.96 | 5.54 | 
| 政策因素 | 8.60 | 11.28 | 9.51 | 8.38 | 8.38 | 25.49 | 9.23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从2013年各行业产业化应用成果所占比例来看,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的产业化应用的比例在80%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产业化应用成果比例居于在70%-80%之间;其他行业的这一比例在60%-70%之间(见附表11)。
       分析各行业应用技术成果未应用的情况,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等行业未应用的成果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14.54%,9.09%,6.28%,5.17%。从成果未应用的主要原因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要是技术问题和市场问题,这两个因素占到未应用原因的73.36%;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主要是资金问题和市场问题,两者比例占到80%;卫生和社会工作主要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两者比例占到80.91%;教育行业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问题,所占比例达到61.90%(见附表12)。
       3.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情况及未应用的原因
     2013年高新技术领域产业化应用成果比例中,核应用技术,先进制造领域的比例高于80%,分别为81.97%、80.97%;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地球、空间与海洋,电子信息,现代农业,航空航天领域的比例在70-80%之间,分别为:77.58%、76.53%、75.28%、74.50%、71.0%、70.35%;环境保护,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比例在60%-70%之间,分别为:69.34%、63.61%;现代交通最低,比例为54.75%(见附表11)。
       分析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的问题,表现突出的领域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现代交通。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成果未应用比例高,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未应用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82%、6.11%;二是小批量使用或小范围应用比例较高,如现代交通领域所占比例达到34.10%,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20.92%(见附表11)。
       4.不同类型单位成果应用情况及未应用的原因
       从成果完成单位的类型上看,产业化应用的成果中,企业所占的比例最高,为83.49%;大专院校所占的比例最低,为59.66%(见附表11)。
       分析各类型成果完成单位的成果未应用或应用后停用的原因,大专院校的资金问题所占比例最高,为56.17%;独立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集中在资金问题(分别为41.53%、40.04%)、技术问题(32.97%、37.97%),所占比例较高。企业科技成果应用问题比较分散,资金问题、市场问题、技术问题和政策因素都占有较大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科技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特点:资金问题在除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外的其他类型企业中表现比较突出;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市场问题和政策因素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见附表12)。
二、不同课题来源成果的应用情况
       将2013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按照课题来源的不同划分为政府项目和社会项目,其中,政府项目成果指来源于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部门基金和地方基金的成果;社会项目成果指来源于国际合作、横向委托、民间基金、自选课题及其他来源的成果。
       2013年登记到国家科技成果库中的应用技术成果共40219项(不含涉密等方面的成果,故小于全国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总数),其中,来自于政府项目所占比例,与上年相比下降6.78个百分点,为44.63%,来自于社会项目的成果同比增加至55.37%。
       1.政府项目成果的应用情况及未应用的原因
       在17951项政府项目中,已转让企业14121家,实现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53.29亿元,平均每项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水平约为30万元。转让企业个数、平均每项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国家科技计划要高于部门计划和地方计划。基金项目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处于一个低水平(见表3-3)。
表3-3 2013年政府项目成果的应用情况统计
|  | 课题来源 | 应用技术成果(个) | 已转让企业(个) | 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万元) | 平均每项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万元) | 
| 政府 项目 | 国家计划 | 2579 | 7401 | 175262 | 67.96 | 
| 部门计划 | 2957 | 939 | 47311 | 16.00 | |
| 地方计划 | 10354 | 5265 | 292134 | 28.21 | |
| 部门基金 | 617 | 268 | 4710 | 7.63 | |
| 地方基金 | 1444 | 248 | 13537 | 9.37 | |
| 合计 | 17951 | 14121 | 532954 | 29.69 | 
表3-4 2013年政府项目成果未应用原因的比例分布(%)
| 课题来源 | 资金问题 | 技术问题 | 市场问题 | 管理问题 | 政策因素 | 
| 国家计划 | 47.35 | 24.62 | 15.53 | 4.17 | 8.33 | 
| 部门计划 | 41.53 | 30.6 | 10.38 | 6.01 | 11.48 | 
| 地方计划 | 52.23 | 24.42 | 11.01 | 3.55 | 8.79 | 
| 部门基金 | 46.21 | 18.35 | 30.38 | 0.63 | 4.43 | 
| 地方基金 | 39.05 | 31.4 | 19.26 | 3.69 | 6.6 | 
在22268个社会项目成果中,共转让企业4423家,获得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58.03亿元,平均每项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26.06万元。其中:自选课题的产业化应用占据主导地位。从单个成果的转让收入水平来看,横向委托、国际合作,分别达到165.18万元、96.5万元,大大高于其他社会项目的科技成果(见表3-5)。
表3-5 2013年社会项目成果的应用情况统计
|  | 课题来源 | 应用技术成果(个) | 已转让企业(个) | 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万元) | 平均每项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万元) | 
| 社会 项目 | 国际合作 | 108 | 15 | 10422 | 96.5 | 
| 横向委托 | 657 | 201 | 108526 | 165.18 | |
| 民间基金 | 33 | 2 | 20 | 0.61 | |
| 自选课题 | 16605 | 3450 | 430223 | 25.91 | |
| 其他 | 4865 | 755 | 31168 | 6.41 | |
| 合计 | 22268 | 4423 | 580359 | 26.06 | 
社会项目中,从国家科技成果库中统计出573项科技成果未应用或停用,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得出,制约各类社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国际合作项目成果主要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横向委托成果主要是资金和市场问题;民间基金成果主要是技术问题;自选课题主要是资金和技术问题(见表3-6)。
表3-6 2013年社会项目成果的未应用原因的比例分布(%)
| 课题来源 | 资金问题 | 技术问题 | 市场问题 | 管理问题 | 政策因素 | 
| 国际合作 | 50 | 32.36 | 8.82 | 2.94 | 5.88 | 
| 横向委托 | 36.83 | 15.79 | 26.32 | 10.53 | 10.53 | 
| 民间基金 | - | 100.00 | - | - | - | 
| 自选课题 | 38.98 | 36.3 | 13.56 | 3.25 | 7.91 | 
| 其他 | 53.55 | 24.95 | 10.75 | 3.01 | 7.74 | 
三、不同课题来源成果的推广形式
       1.政府项目成果的推广形式
       合作转化是政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所占比例超过60%,自我转化居于15%-25%之间,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在8%-15%之间(见图3-3)。
2.社会项目成果的推广形式
       50%以上的社会项目通过合作转化,其中,近八成的横向委托、国际合作项目以合作转化方式进行转化。自选课题通过自我转化方式转化比例较高(见图3-4)。
四、应用技术成果转让情况
在2013年全国登记的46456项应用技术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数为34783项,其中,获得经济效益的成果为10006项,占全部应用技术成果的21.54%。在10006项科技成果中,自我转化项目数6490项,占64.86%。自我转化形成的累积总收入25696.96亿元;合作转化收入2573.33亿元,其中:技术入股股权折价14.88亿元;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收入131.66亿元,其中,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收入31.17亿元,占23.67%(见附表2)。
       (注:1.科技成果的技术转让收入是指非自我转化性质的技术转让,受让单位支付的全部技术转让费用。由于科技成果的技术转让可能历时数年,这些数据仅反映截止目前成果技术转让的累计收入情况,不反映当年的收入情况。2.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收入系指专利、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等的技术转让收入。3.由于科技保密等原因,部分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情况未做统计,故上述统计结果比实际情况要偏低一些。)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