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科技成果数量分析
一、总体概况
1.成果总量
       2013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小幅增长。2013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52477项,比上年增长(下同)1.46%。其中,地方登记42866项,增长2.58%;国务院有关部门登记9611项,下降3.26%。地方登记成果和部门登记成果分别占成果总数的81.69%和18.31%(见表1-1)。
表1-1 2013年全国科技成果登记情况
|  | 基础理论成果 | 应用技术成果 | 软科学成果 | 合计 | ||||
| 成果数 | 增长(%) | 成果数 | 增长(%) | 成果数 | 增长(%) | 成果数 | 增长(%) | |
| 全国总计 | 3918 | -34.65 | 46456 | 7.45 | 2103 | -15.68 | 52477 | 1.46 | 
| 部门 | 1025 | -68.33 | 7730 | 26.85 | 856 | 41.72 | 9611 | -3.26 | 
| 地方 | 2893 | 4.89 | 38726 | 4.27 | 1247 | -34.02 | 42866 | 2.58 | 
| 东部地区 | 1674 | 32.86 | 19753 | -0.21 | 555 | -25.7 | 21982 | 0.83 | 
| 中部地区 | 605 | 3.95 | 8975 | 9.60 | 329 | -9.86 | 9909 | 8.46 | 
| 西部地区 | 614 | -32.97 | 9998 | 9.18 | 363 | -53.34 | 10975 | 1.14 | 
| 环渤海 | 843 | 42.64 | 9200 | -2.26 | 235 | -29.43 | 10278 | -0.57 | 
| 长三角 | 601 | 10.28 | 7392 | -0.27 | 235 | -22.44 | 8228 | -0.39 | 
| 珠三角 | 81 | 2.53 | 2192 | 5.64 | 38 | -7.32 | 2311 | 5.28 | 
| 东北 | 450 | 15.68 | 2803 | 7.31 | 126 | -22.7 | 3379 | 6.8 | 
2000年《科技成果登记办法》颁布以来,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年度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稳步提高,从2001年的28448项增长到2013年的52477项,增长84.47%(见图1-1)。
(1)地方成果总量构成
       2013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42866项,约占全国科技成果登记总量的81.69%,增长2.58%,增长率比上年下降16.68个百分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8726项,基础理论成果2893项,软科学成果1247项,分别增长4.27%、4.89%、-34.02%。从总量上看,2013年地方科技成果登记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成果和应用性科技成果缓慢增长,软科学科技成果大幅下降。
       按照东、中、西区域划分,地方科技成果登记中的区域差异反映东、中、西部科技成果产出的不同体量。东部仍是科技成果主产区,西部、中部地区科技成果产出水平相差不大,但中部地区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2013年的地方登记成果中,东部地区的成果共有21982项,增长0.83%,占地方全部登记成果的51.28%;西部地区10975项,增长1.14%,占地方全部登记科技成果的25.6%;中部地区9909项,增长8.46%,占地方全部登记成果的23.12%。
       从几大重点经济地带来看,2013年,环渤海和长三角登记科技成果18506项,约占地方全部登记成果的43.17%,但这两个区域占地方全部登记科技成果的比例连续两年下降;珠三角和东北登记科技成果5690项,占地方登记科技成果的13.27%,占地方全部登记科技成果比例略有上升(见表1-2)。
表1-2 2011-2013年地方科技成果经济地带分布
| 经济地带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 成果数(项) | 比例(%) | 成果数(项) | 比例(%) | 成果数(项) | 比例(%) | |
| 环渤海 | 9908 | 28.28 | 10337 | 24.74 | 10278 | 23.98 | 
| 长三角 | 7932 | 22.64 | 8260 | 19.77 | 8228 | 19.19 | 
| 珠三角 | 1967 | 5.61 | 2195 | 5.25 | 2311 | 5.39 | 
| 东北 | 3093 | 8.83 | 3164 | 7.57 | 3379 | 7.88 | 
从近五年的情况来看,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9年的30795项增加到2013年的42866项,增长39.2%(见图1-2)。
       (2)部门成果总量构成
2013年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管理机构、行业协会、中央企业等单位的科技成果登记总量与上年相比减少,但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同比增加。2013年,部门登记科技成果共961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025项,下降68.33%,占全国基础理论成果登记总数的26.16%;应用技术成果7730项,增长26.85%,占全国应用技术成果登记总数的16.64%;软科学成果856项,增长41.72%,占全国软科学成果登记总数的40.70%(见表1-3)。
表1-3 2011-2013年部门科技成果构成
|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 成果数(项) | 比例*(%) | 成果数(项) | 比例*(%) | 成果数(项) | 比例*(%) | |
| 基础理论成果 | 908 | 29.45 | 3237 | 53.99 | 1025 | 26.16 | 
| 应用技术成果 | 7693 | 19.62 | 6094 | 14.10 | 7730 | 16.64 | 
| 软科学成果 | 569 | 29.84 | 604 | 24.22 | 856 | 40.7 | 
| 合计 | 9170 | 20.74 | 9935 | 19.21 | 9611 | 18.31 | 
注:*指部门登记成果在当年全国登记的同类成果中所占比例
从近五年的情况来看,部门登记的科技成果总量前四年保持增长,2013年有所下降。从2009年的7893项增长到2013年的9611项,五年间增长了21.77%(见图1-3)。
2.成果分布
       (1)地方成果分布
       ①高新技术领域分布
     2013年,地方应用技术成果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依次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比重为27.48%),现代农业(17.48%),新材料(13.06%),电子信息(12.46%),这四大领域成果占地方全部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70.48%(见图1-4)。
    东、中、西部地区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类高新技术成果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0.05%、30.03%和20.71%。此外,现代农业领域高新技术成果相对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23.57%和18.57%;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成果在东部、中部比重较大,分别占16.23%和13.33%;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成果偏重在西部和东部,分别占15.08%和12.24%;先进制造领域高新技术成果在西部地区表现突出,所占比重达到21.19%(详见附表8)。
       从主要经济地带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集中,在全部高新技术成果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36.48%、24.33%、25.91%、31.99%。
       此外,环渤海地区偏重现代农业(13.48%)和新材料(11.83%);长三角地区偏重新材料(22.55%),电子信息(11.95%);珠三角地区偏重电子信息(18.09%),新材料(15.35%),新能源与节能(14.21%);东北地区偏重农业(31.36%)(详见附表9)。
       ②自然、生态和环境领域分布
       2013年地方登记的高新技术成果中,自然、生态和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占44.72%,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
       从东、中、西部看,东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比例最高,为49.19%,中部和西部分别为46.0%和35.72%(详见附表8)。
       从几个主要经济地带看,环渤海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比例最高,达57.97%,其次为珠三角地区(48.56%)、东北地区(48.10%)、长三角地区(40.37%)(详见附表9)。
③社会、经济领域与产业分布
       2013年地方应用技术成果在社会领域的分布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分布比例分别为33.18%、66.82%。从2010年来,地方应用技术成果基本上是三之一分布在社会领域,三分之二分布在经济领域(见图1-5)。
       对地方的应用技术成果按应用行业进行分类统计,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占16.71%;第二产业即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占39.21%;属于第三产业即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的比例最高,达到44.08%。
       (2)部门成果分布
       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比例有所下降。2013年部门登记的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比例为42.74%,比上年减少5.14个百分点(详见附表10)。
       部门六成以上的应用技术成果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科技成果在部门应用技术成果中所占比例为64.31%,比上年提高12.47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科技成果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其比例分别为10.85%、24.84%,比上年分别下降4.43个百分点、8.04个百分点。
       2013年部门应用技术成果中,经济领域成果所占比例为44.08%,;社会领域成果所占比例为55.92 %。
二、应用技术成果
       1.成果总量
       2013年全国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总量继续增长。2013年全国共登记应用技术成果46456项,比上年增长7.45%,占全国登记成果总数的88.53%。
       从近五年的情况来看,全国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总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以每年三千项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09年的33905项增长到2013年的46456项,五年间增长了37.02%(见图1-6)。
       2.成果分布
2013年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达到31492项,占67.79%。高新技术领域成果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这四个领域的应用技术成果达到20535项,占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总数的65.21%(见图1-7)。
       2013年登记的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中,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占42.04%,非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占57.96%(详见附表10)。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应用技术成果比例有所增长,第一产业应用技术成果比例有所下降。2013年全国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第一产业占15.74%,比上年减少1.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36.82%,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7.44%,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
三、基础理论成果
       1.成果总量
       2013年基础理论成果总量同比下降。全国共登记基础理论成果3918项,下降34.65%,占全国登记成果总数的7.47%。
       从近五年的情况来看,全国登记的基础理论成果总量呈现波动状态,2012年出现一个高峰,达到5995项,其他四年基本在三千项上下浮动。(见图1-8)。
       基础理论成果主要由大专院校、独立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完成,其完成的基础理论成果分别为2164项、742项、645项,分别占全部基础理论成果的55.23%、18.94%、16.46%。
       2.成果分布
       2013年,从应用行业来看,基础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卫生与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5.97%、29.41%、12.68%(见表1-4)。
表1-4 2013年基础理论成果应用行业分布
| 应用行业 | 所占比例(%) | 
| 农、林、牧、渔业 | 12.68 | 
| 采矿业 | 0.81 | 
| 制造业 | 4.78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1 | 
| 建筑业 | 1.42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20 | 
| 批发和零售业 | 0.06 | 
| 金融业 | 0.31 | 
| 房地产业 | 0.11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5.17 | 
| 住宿和餐饮业 | 0.03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0.08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9.41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50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0.22 | 
| 教育 | 1.72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5.97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25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0.97 | 
| 合计 | 100 | 
四、软科学成果
       1.成果总量
       2013年全国登记的软科学成果2103项,比上年下降15.68%,占全国登记成果总数的4.01%。
       从近五年的情况来看,除2012年全国登记的软科学成果总量增长幅度较大以外,其他四年,软科学科技成果基本维持在2000项左右(见图1-9)。
    软科学成果主要由大专院校和独立科研机构完成,其完成的软科学成果分别为:978项、462项,分别占全部软科学成果的46.50%、21.97%。
       2.成果分布
       2013年,从应用行业来看,软科学成果主要分布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等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4.51%、13.12%、12.64%、10.96%、7.97%(见表1-5)。
表1-4 2013年软科学成果应用行业分布
| 应用行业 | 所占比例(%) | 
| 农、林、牧、渔业 | 7.97 | 
| 采矿业 | 0.76 | 
| 制造业 | 4.39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0.81 | 
| 建筑业 | 1.19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69 | 
| 批发和零售业 | 0.27 | 
| 金融业 | 2.22 | 
| 房地产业 | 0.55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46 | 
| 住宿和餐饮业 | 0.16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0.34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3.12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34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0.54 | 
| 教育 | 6.02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2.64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4.51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0.96 | 
| 国际组织 | 0.06 | 
| 合计 | 100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