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部门成果统计报告
2014年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4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7.0统计软件,积极开展并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科技成果登记与统计工作。现将总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科技成果总体概况
    2014年共登记科技成果14项,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成果类型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占93%,集中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领域。成果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其中国际先进水平成果2项。
    二、科技成果类别构成及各类机构成果登记情况
    科技成果主要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2014年登记应用技术类成果13项,占登记总数的92.86%;登记软科学类成果1项,占7.14%。在成果登记机构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登记8项,占总数的57.14%;大专院校登记6项,占总数的42.86%。可以看出,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均在科研方面投入了较多的力量。
    三、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及研究水平
    2014年度登记成果中验收项目为11项,占总数的78.57%;鉴定项目为2项,占总数的14.29%;评审项目为1项,占总数的7.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2项,占总数的14.29%;国内领先水平成果11项,占总数的78.57%;未进行评价成果1项,占总数的7.14%。
    四、科技成果来源构成
    2014年国家计划包括国家部委计划和自然基金在内共登记科技成果7项,占50.00%;部门计划和地方计划共登记成果4项,占28.57%;地方基金登记成果1项,占7.14%;横向委托和自选登记成果2项,占14.29%。(见表1)。
表1. 科技成果来源构成表
| 课题来源 | 成果登记数(项) | 
| 自然科学基金 | 7 | 
| 部门计划 | 2 | 
| 地方计划 | 2 | 
| 地方基金 | 1 | 
| 横向委托 | 1 | 
| 自选 | 1 | 
| 合 计 | 14 | 
     五、应用技术成果属性及应用情况	
    2014年度登记的应用技术类成果为13项,其中原始性创新成果为11项,国内技术二次开发成果2项;1项成果处于成熟应用阶段,4项成果处于中期阶段,8项成果处于初期阶段。可见,安全生产科技领域愈加重视原始性创新工作。
    六、科技成果应用行业情况
    采矿业登记成果8项,占总数的57.1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及社会组织领域和制造业分别登记成果3项和2项,分别占总数的21.43%和14.29%;可以看出,采矿业依然是安全生产科研工作重点关注的领域,但也在不断拓展研究的领域。(见表2)。 
表2. 科技成果应用行业情况
| 应用行业 | 成果登记数(项) | |||
| 合 计 | 应用技术 | 软科学 | 基础理论 | |
| 采矿业 | 8 | 8 | 
 |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 | 3 | 1 | 
 | 
| 制造业 | 2 | 2 | 
 | 
 | 
| 合计 | 14 | 13 | 1 | 
 | 
    七、科技资金投入来源分布情况	
    2014年度登记成果的总投入为598万元。科研投入比往年略有减少,主要是依靠国家、基金和自有资金。(见表3)。
                   表3. 科技资金投入来源分布统计表(单位:万元)
| 
 | 国家投入 | 部门投入 | 地方投入 | 基金投入 | 自有资金 | 其他 | 合计 | 
| 金额 | 112 | 74 | 25 | 147 | 200 | 40 | 598 | 
| 百分比 | 18.73% | 12.37% | 4.18% | 24.58% | 33.44% | 6.70% | 100% | 
    八、科技成果完成人情况	
    在14项登记成果中共涉及完成人91人,在文化程度方面,高学历(硕士及以上)化特点突出;在年龄结构方面,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合理。(见表4)。
表4. 科技成果完成人情况统计
| 
 文化 程度 | 
 | 博士 | 硕士 | 大本 | 其他 | 
 | 合计 | 
| 人数 | 38 | 46 | 7 | 
 | 
 | 91 | |
| 百分比 | 41.76% | 50.55% | 7.69% | 
 | 
 | 100% | |
| 
 年龄 结构 | 
 | 35岁以下 | 36-45岁 | 46-55岁 | 56-65岁 | 65岁以上 | 合计 | 
| 人数 | 25 | 45 | 16 | 5 | 
 | 91 | |
| 百分比 | 27.47% | 49.45% | 17.58% | 5.50% | 
 | 100% | 
2015-01-1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