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气象行业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一、 总体慨况
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科技成果统计范围共计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39个司局级单位,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具体如下:
1、成果总量
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科技成果统计共有1553项,相比2016年的867项增加了686项,成果总量比2016年增加79.12%,成果登记总量大幅度提高,说明科研人员登记成果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仍占气象科技成果的绝对多数,共有1403项,基础理论成果有101项,软科学成果有49项。
表1: 2017年三大类科技成果构成比例
| 科技成果类别 | 成果数 | 百分比 | 
| 软科学 | 49 | 3.16% | 
| 基础理论 | 101 | 6.50% | 
| 应用技术 | 1403 | 90.34% | 
| 合计 | 1553 | 100% | 
2、成果评价方式
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科技成果的评价以验收为主,认定方式为辅,其它评价方式的成果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一点与2016年基本相同,认定成果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气象局在2015年印发了《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成果认定办法(试行)》(气发〔2015〕47号),除了中国气象局对部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的成果开展认定之外,个别省份及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也逐步开展了成果认定工作。
表2: 2017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构成
| 评价方式 | 成果数 | 百分比 | 
| 验收 | 1315 | 84.67% | 
| 认定 | 115 | 7.41% | 
| 结题 | 84 | 5.41% | 
| 鉴定 | 23 | 1.48% | 
| 行业准入 | 11 | 0.71% | 
| 其他 | 5 | 0.32% | 
| 合计 | 1553 | 100.00% | 
3、成果完成单位
2017年全国气象部门共有39个司局单位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完成了1553项科技成果,其中省级气象部门共有1492项成果,完成最多的单位分别是广东省气象局(成果240项)、辽宁省气象局(成果149项)、安徽省气象局(成果84项)、浙江省气象局(成果84项)、福建省气象局(成果82项)、河北省气象局(成果67项)、广西自治区气象局(成果67项)和陕西省气象局(成果62项)。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共填报有60项成果,其中国家气象中心2项、国家气候中心17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7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1项、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26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分别有3项。
表3:2017年成果登记单位分布
| 序号 | 单位 | 导入数据总项 | 
| 1 | 北京市气象局 | 26 | 
| 2 | 天津市气象局 | 46 | 
| 3 | 河北省气象局 | 67 | 
| 4 | 山西省气象局 | 45 | 
| 5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 27 | 
| 6 | 辽宁省气象局 | 149 | 
| 7 | 吉林省气象局 | 14 | 
| 8 | 黑龙江省气象局 | 42 | 
| 9 | 上海市气象局 | 35 | 
| 10 | 江苏省气象局 | 57 | 
| 11 | 浙江省气象局 | 84 | 
| 12 | 安徽省气象局 | 84 | 
| 13 | 福建省气象局 | 82 | 
| 14 | 江西省气象局 | 26 | 
| 15 | 山东省气象局 | 54 | 
| 16 | 河南省气象局 | 8 | 
| 17 | 湖北省气象局 | 19 | 
| 18 | 湖南省气象局 | 9 | 
| 19 | 广东省气象局 | 240 | 
| 20 | 广西自治区气象局 | 67 | 
| 21 | 海南省气象局 | 24 | 
| 22 | 重庆市气象局 | 19 | 
| 23 | 四川省气象局 | 53 | 
| 24 | 贵州省气象局 | 12 | 
| 25 | 云南省气象局 | 2 | 
| 26 | 陕西省气象局 | 62 | 
| 27 | 甘肃省气象局 | 51 | 
| 28 | 青海省气象局 | 24 | 
| 29 | 宁夏自治区气象局 | 27 | 
| 30 | 新疆自治区气象局 | 37 | 
| 31 | 国家气象中心 | 2 | 
| 32 | 国家气候中心 | 17 | 
| 33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7 | 
| 34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1 | 
| 35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1 | 
| 36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26 | 
| 37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3 | 
| 38 | 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 | 3 | 
| 39 | 北京大学 | 1 | 
| 合计 | 
 | 1553 | 
4、成果完成人员
2017年气象部门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共11013人次。从职称结构上显示,中级职称人员最多,为4706人次,占总人次的42.73%。其次是副高职称人员,为3405人次,占总人次的30.92%。初级职称人员为2045人次,占总人次的18.57%。正高级职称人数相对较少,这种构成比例与目前气象部门的人员职称结构也是吻合的。
表4: 2017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构成
| 职称 | 人员数量 | 构成(%) | 
| 正高 | 646 | 5.86% | 
| 副高 | 3405 | 30.92% | 
| 中级 | 4706 | 42.73% | 
| 初级 | 2045 | 18.57% | 
| 其他 | 211 | 1.92% | 
| 合计 | 11013 | 100.00% | 
二、应用技术成果
应用技术类成果历来是气象部门科技成果中最主要的类型,2017年应用技术类成果登记1403项,占成果登记总量的90.34%。
1、成果来源
2017年应用技术类成果中部门计划、部门基金、国际合作、地方基金、地方计划、横向委托、自选课题、其他项目的成果合计达1324项,占成果总量的94.37%。其中部门计划159项,占成果总量的11.33%。部门基金20项,占成果总量的1.43%。国际合作1项,占成果总量的0.07%。地方基金5项,占成果总量的0.36%。地方计划41项,占成果总量的2.92%。横向委托5项,占成果总量的0.36%。自选课题58项,占成果总量的4.13%。其他项目为1035项,占成果总量的73.77%。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79项,包括重点研发计划1项、科技支撑计划2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64项,其他国家科技计划4项,合计占成果总量的5.63%。
表5 :2017年课题来源构成
| 课题来源 | 项目数 | 百分比 | 
| 国家科技计划 | 79 | 5.63% | 
| 部门计划 | 159 | 11.33% | 
| 部门基金 | 20 | 1.43% | 
| 国际合作 | 1 | 0.07% | 
| 地方基金 | 5 | 0.36% | 
| 地方计划 | 41 | 2.92% | 
| 横向委托 | 5 | 0.36% | 
| 自选课题 | 58 | 4.13% | 
| 其他 | 1035 | 73.77% | 
| 合计 | 1403 | 100.00% | 
2、成果研究领域
2017年1403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在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和综合观测四个研究领域分别有450项、121项、638项和159项,所占比例分别为32.07%、8.62%、45.48%和11.33%。
表6: 2017年科技成果研究领域分布比例
| 研究领域 | 成果数 | 百分比 | 
| 天气 | 450 | 32.07% | 
| 气候 | 121 | 8.62% | 
| 应用气象 | 638 | 45.48% | 
| 综合观测 | 159 | 11.33% | 
| 其他 | 35 | 2.50% | 
| 合计 | 1403 | 100.00% | 
3、成果属性
2017年1403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原始性创新有736项,通过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有57项,国内技术二次开发的有608项,在成果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2.46%、4.06%和43.34%。
表7: 2017年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属性构成
| 成果属性 | 成果数 | 比例(%) | 
| 原始性创新 | 736 | 52.46% | 
| 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 57 | 4.06% | 
| 国内技术二次开发 | 608 | 43.34% | 
| 其他 | 2 | 0.14% | 
| 总计 | 1403 | 100.00% | 
4、成果所处阶段
2017年1403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处于成熟阶段的成果有574项,处于初级阶段和中期阶段的成果分别有663项和166项,在成果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91%、47.26%和11.83%。
表8: 2017年应用技术成果所处阶段
| 成果阶段 | 项目数 | 比例(%) | 
| 初期阶段 | 663 | 47.26% | 
| 中期阶段 | 166 | 11.83% | 
| 成熟应用阶段 | 574 | 40.91% | 
| 合计 | 1403 | 100.00% | 
5、成果分布
2017年气象部门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主要分布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三、软科学和基础理论
2017年气象部门共登记软科学成果49项,基础理论成果101项。
1、软科学类成果
49项软科学科成果分别由福建省气象局(2项)、广东省气象局(17项)、广西省气象局(8项)、贵州省气象局(1项)、河南省气象局(1项)、黑龙江省气象局(1项)、湖南省气象局(1项)、吉林省气象局(1项)、江西省气象局(1项)、青海省气象局(1项)、山东省气象局(1项)、山西省气象局(4项)、陕西省气象局(2项)、上海市气象局(2项)、天津市气象局(2项)、浙江省气象局(4项)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
成果课题来源分布为:部门计划2项,部门基金1项,地方计划3项,自选1项,其他来源42项。
2、基础理论类成果
101项基础理论类成果由安徽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海南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新疆自治区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25家单位共同完成。
基础理论成果课题来源主要来自于部门基金2项,部门计划4项,地方基金4项,地方计划2项,国家科技计划19项,自选课题5项,其他来源65项,分别占基础理论成果总量的1.98%、3.96%、3.96%、1.98%、18.81%、4.95%和64.36%。
表9: 2017年基础理论成果课题来源分布
| 课题来源 | 项目数 | 百分比 | 
| 地方基金 | 4 | 3.96% | 
| 地方计划 | 2 | 1.98% | 
| 部门基金 | 2 | 1.98% | 
| 国家科技计划 | 19 | 18.81% | 
| 部门计划 | 4 | 3.96% | 
| 自选 | 5 | 4.95% | 
| 其他 | 65 | 64.36% | 
| 合计 | 101 | 100.00%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8年2月6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