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新疆维吾尔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8年度新疆科技厅共登记科技成果313项。在登记的成果中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为252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80.51%;基础理论成果4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4.38%;软科学成果14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47%,涉密成果2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0.64%。
2018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共获得专利授权543项;制订标准数9项。
从上述数据来看,本年度科技成果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在登记的成果中仍然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这首先说明了科技成果的工作重心正有序向实效性、应用性方向倾斜,更加注重和突出科技成果所能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务求实效,这将有力推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区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科学化程度逐年提升。
1.成果来源
2018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6项,占成果总数的21.09%;部门计划13项,占4.15%;地方计划56项,占17.89%;部门基金3项,占0.96%;地方基金18项,占5.75%;民间基金1项,占0.32%;横向委托3项,占0.96%;自选项目53项,占16.93%;其它项目98项,占31.31%。如图1:
图1  
成果来源
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完成单位分布
据统计,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的313项成果中,科技计划项目为66项,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完成单位分布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其中医疗机构获得成果所占各级计划项目比例最高,其次是独立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
2. 成果类别
在2018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成果252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80.51%;基础理论成果45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4.38%;软科学成果14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47%。应用技术类成果数量远远超过另外两类成果。如图2:
图2  
成果类别
3.成果评价方式
2018年度共登记科技成果313项,呈现以直接登记为主,其他评价方式并存的方式,其中,鉴定14项,验收142项,评审1项,行业准入12项,评估项目数19项,评价机构项目99项,结题24项。(详见表1)
表1:2013—2018年度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分布情况(单位:项)
| 年度 方式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鉴定 | 183 | 157 | 158 | 136 | 153 | 14 | 
| 验收 | 6 | 36 | 24 | 3 | 2 | 142 | 
| 评审 | 33 | 17 | 12 | 10 | 25 | 1 | 
| 其它 | 30 | 33 | 2 | 1 | 60 | 154 | 
如上述数据所示,2018年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式与历年相比,鉴定、验收、评审、其他四种方式差别较大。主要原因是2018年采取直接登记的方式,我区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日渐完善,评价功能和方式更趋丰富多元、灵活多样,顺应市场导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
4. 成果水平
在2018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12项,占3.8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9项,占6.07%;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27项,占8.63%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8项,占2.56%;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3项,占0.96% ;未评价成果水平的成果183项,占58.47%。其中未评价成果水平的成果比例最高,占58.47%。(详见表2)
表2:2013-2018年度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水平构成比例(%)
| 
 水平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国际领先 | 3.89 | 2.85 | 3.19 | 3.85 | 6.22 | 3.83 | 
| 国际先进 | 12.45 | 11.38 | 14.09 | 13.74 | 14.52 | 6.07 | 
| 国内领先 | 39.69 | 36.59 | 35.91 | 31.32 | 37.34 | 8.63 | 
| 国内先进 | 19.84 | 19.51 | 11.36 | 21.98 | 17.01 | 2.56 | 
| 国内一般 | 4.28 | 1.22 | 2.27 | 3.30 | 1.66 | 0.96 | 
| 未评价 | 
 | 
 | 
 | 
 | 
 | 58.47 | 
5.成果完成单位
2018年度登记的313项科技成果中,由独立科研机构完成56项,占成果总数的17.89%;大专院校完成30项,占9.58%;企业完成149项,占47.6%;医疗机构完成60项,占19.17%;其它单位完成16项,占5.11%。
    从统计结果看,企业和医疗机构是科研开发的主体(二者之和约占66.77%)。
    6.成果完成人员
(1)2018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涉及到的完成人员共3527人次。从单位属性看,企业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体。2018年度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企业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为1725人,占登记总数的48.91%;独立科研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692人次,占登记总数的19.62%;医疗机构成果完成人员为548人,占登记总数的15.54%;大专院校成果完成人员分别为251人,占登记总数的7.12%;其它人员为311人,占登记总数的8.82%。如图3:
图3 
成果完成人员
表3: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年龄结构(%)
| 年份 | 35岁以下 | 36-45岁 | 46-55岁 | 56-65岁 | 65岁以上 | 
| 2013 | 33.07 | 35.56 | 26.58 | 4.37 | 0.42 | 
| 2014 | 31.66 | 34.45 | 29.22 | 4.24 | 0.43 | 
| 2015 | 32.81 | 32.28 | 28.89 | 5.58 | 0.43 | 
| 2016 | 35.68 | 33.48 | 26.57 | 3.88 | 0.39 | 
| 2017 | 33.70 | 35.18 | 25.02 | 5.68 | 0.42 | 
| 2018 | 29.23 | 36.26 | 26.74 | 7.14 | 0.62 | 
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是科技成果研究人员的主体,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3253人次,占全部登记成果完成人总数的92.23%。
 (2)据2018年度登记数据统计,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博士研究生为585人次,占16.59%,硕士研究生为1236人次,占35.04%。其它1706人次,占48.37%。如图4:
图4 
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学历
表4: 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学历构成(%)
| 年份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大本 | 大专 | 中专 | 其他 | 
| 2013 | 13.72 | 27.60 | 51.77 | 6.02 | 0.55 | 0.34 | 
| 2014 | 14.05 | 31.69 | 47.11 | 5.94 | 0.90 | 0.31 | 
| 2015 | 12.95 | 33.48 | 45.87 | 6.24 | 1.00 | 0.47 | 
| 2016 | 13.50 | 34.89 | 44.19 | 4.91 | 0.51 | 2.00 | 
| 2017 | 12.03 | 35.01 | 47.61 | 4.53 | 0.62 | 0.20 | 
| 2018 | 16.59 | 35.04 | 42.47 | 5.05 | 0.40 | 0.45 | 
从2013年—2018年6年间的人才学历构成情况来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上升,其他学历占比例则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趋势。
 (3)从职称构成来看,具备正高、副高、中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仍保持较高的比例。与历年相较,各级职称人员构成增有减,院士、正高级与中级职称有所递增,副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则有所递减。
表5: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构成(%)
| 年份 | 院士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其他 | 
| 2013 | 0.03 | 22.02 | 30.82 | 34.20 | 8.17 | 4.77 | 
| 2014 | 0.03 | 22.87 | 28.20 | 32.50 | 9.41 | 6.99 | 
| 2015 | 0.66 | 17.50 | 30.85 | 37.30 | 7.17 | 11.33 | 
| 2016 | 0.08 | 17.35 | 29.12 | 37.09 | 8.75 | 7.61 | 
| 2017 | 0 | 15.81 | 32.52 | 31.32 | 10.33 | 10.02 | 
| 2018 | 0.06 | 19.48 | 31.70 | 35.47 | 5.61 | 7.68 | 
7. 经费收入
(1)2018年度登记的科技成果累计收入4845720万元。其中,净利润2017900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1.64%;实交税金77351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5.96%;出口创汇13352万元,占收入总额的0.28%;节约资金20115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15%;合作转化收入501531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0.35%;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3894万元,占收入总额0.08%。如图5:
(2)比较2018年度不同属性成果完成单位的登记成果经费累计收入情况,在全部登记科技成果经费收入中,其中企业登记成果的累计收入最高,登记成果累计收入4801746万元,占总收入的99.09%;独立科研机构收入累计收入43974万元,占总收入的0.9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