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气象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24年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登记共涉及30个省(区、市)气象局、11个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2个部门外研究机构以及2所合作高校,成果统计情况具体如下:
1.成果总量
2024年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登记共计1478项,相比2023年的679项增加了799项,成果总量比2023年增加了117.67%;2024年中国气象局成果登记类别构成与历年的成果类别相似,登记成果中应用技术类成果仍占绝对多数,共有1277项,基础理论成果有168项,软科学成果有33项。
表1.2024年科技成果类别构成比例
2.成果评价方式
2024年,中国气象局登记成果的评价方式仍以认定为主,但是,成果登记的相关部署和要求有所调整,一方面强调中国气象局各直属单位需将近5年验收结题的财政支持科研项目(课题)成果进行及时登记,另一方面对所有登记成果不在强调必须通过认定方式才能登记。所以,今年的验收方式上升到第二位,评估、机构评价和业务准入等评价方式随后,其他评价方式相对较少。
表2.2024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构成
3.成果完成单位
2024年全国共有30个省级气象部门、11个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2个部门外研究机构以及2所合作高校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在中国气象局登记了1478项科技成果。其中,省级气象部门共有1351项成果,登记成果超过50项以上的单位分别是湖北省气象局(成果116项)、河南省气象局(成果96项)、湖南省气象局(成果96项)、山东省气象局(93项)、福建省气象局(83项)、青海省气象局(成果76项)、新疆自治区气象局(成果70项)、甘肃省气象局(成果64项)、山西省气象局(成果63项)、重庆市气象局(成果60项)、吉林省气象局(成果57项)、海南省气象局(成果50项)和黑龙江省气象局(成果50项)。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共登记有120项成果,登记最多的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果35项)、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成果21项)、国家气象中心(成果19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果16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果11项),其他单位登记成果均少于10项。2个部门外研究机构共登记有3项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所登记了2项。2所合作高校共登记有4项成果,合作高校为兰州大学(成果2项)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果2项)。2024年,无部门外企业登记成果。与2023年相比,2024年登记成果的合作高校数与登记成果数都减少了,此外,无合作企业。由此表明,合作高校及企业登记成果积极性呈现下降的趋势。 
表3.2024年成果登记单位分布
| 序号 | 登记单位 | 成果数(项) | 
| 1.  | 北京市气象局 | 1 | 
| 2.  | 天津市气象局 | 4 | 
| 3.  | 河北省气象局 | 12 | 
| 4.  | 山西省气象局 | 63 | 
| 5.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 20 | 
| 6.  | 辽宁省气象局 | 30 | 
| 7.  | 吉林省气象局 | 57 | 
| 8.  | 黑龙江省气象局 | 50 | 
| 9.  | 上海市气象局 | 33 | 
| 10.  | 江苏省气象局 | 3 | 
| 11.  | 浙江省气象局 | 8 | 
| 12.  | 安徽省气象局 | 36 | 
| 13.  | 福建省气象局 | 87 | 
| 14.  | 江西省气象局 | 18 | 
| 15.  | 山东省气象局 | 93 | 
| 16.  | 河南省气象局 | 96 | 
| 17.  | 湖北省气象局 | 116 | 
| 18.  | 湖南省气象局 | 96 | 
| 19.  | 广东省气象局 | 21 | 
| 20.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 16 | 
| 21.  | 海南省气象局 | 50 | 
| 22.  | 重庆市气象局 | 60 | 
| 23.  | 四川省气象局 | 42 | 
| 24.  | 贵州省气象局 | 47 | 
| 25.  |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 17 | 
| 26.  | 陕西省气象局 | 36 | 
| 27.  | 甘肃省气象局 | 64 | 
| 28.  | 青海省气象局 | 76 | 
| 29.  | 宁夏自治区气象局 | 29 | 
| 30.  | 新疆自治区气象局 | 70 | 
| 31.  | 国家气象中心 | 19 | 
| 32.  | 国家气候中心 | 4 | 
| 33.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1 | 
| 34.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35 | 
| 35.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11 | 
| 36.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4 | 
| 37.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16 | 
| 38.  |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2 | 
| 39.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21 | 
| 40.  | 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1 | 
| 41.  |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6 | 
| 42.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2 | 
| 43.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1 | 
| 44.  | 兰州大学 | 2 | 
| 4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 | 
| 总计数 | 1478 | |
4.成果完成人员
2024年在中国气象局登记的1478项成果涉及的完成人共计11664人次,较2023年增加了4698人次。从职称结构上显示,副高级职称人员最多,为4658人次,占总人次的39.83%。其次是中级职称人员,为4164人次,占总人次的35.50%。正高级职称人员为1547人次,占总人次的13.08%。初级职称和其他人员数相对较少。
表4.2024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职称构成
二、应用技术成果
应用技术类成果历来是气象部门科技成果中最主要的类型,2024年应用技术类成果登记1277项,占成果登记总量的86.40%。
1.成果来源
2024年应用技术类成果中部门基金、部门计划、地方基金、地方计划、横向委托、自选课题、其他项目的成果合计达1209项,占应用技术类成果总量的94.67%。其中部门基金152项,占成果总量的11.90%;部门计划147项,占成果总量的11.51%;地方基金14项,占成果总量的1.10%;地方计划76项,占成果总量的5.95%;横向委托8项,占成果总量的0.63%;自选课题20项,占成果总量的1.57%;其他项目为792项,占成果总量的60.02%。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68项,包括科技重大专项3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小型基建项目1项、重点研发计划27项、气象联合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和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16项,合计占成果总量的5.32%。
表5.2024年课题来源构成
2.成果研究领域
2024年1277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在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和综合观测四个研究领域分别有354项、108项、518项和138项,所占比例分别为27.72%、8.46%、40.56%和10.81%。
表6.2024年科技成果研究领域分布比例
3.成果属性
2024年1277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原始性创新有694项,通过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有57项,国内技术二次开发的有526项,在成果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35%、4.46%和41.19%。
表7.2024年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属性构成
4.成果所处阶段
2024年1277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处于成熟阶段的成果有689项,处于初级阶段和中期阶段的成果分别有230项和689项,在成果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3.95%、18.01%和28.03%。
表8.2024年应用技术成果所处阶段
5.成果分布
2024年气象部门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主要分布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三、软科学和基础理论
2024年气象部门共登记软科学成果33项,基础理论成果168项。
1. 软科学类成果
33项软科学科成果分别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青海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等12家单位完成。
表9.2024年软科学科成果登记单位分布
软科学成果课题来源主要来自于部门基金1项,部门计划3项,地方计划1项,横向委托1项,其他来源27项,分别占软科学成果总量的3.03%、9.09%、3.03%、3.03%、81.81%。
表10.2024年软科学成果课题来源分布
2. 基础理论类成果
168项基础理论类成果由湖南省气象局、新疆自治区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等24家单位完成。
表11.2024年基础理论成果登记单位分布
基础理论成果课题来源分别为国家科技计划31项、部门基金29项,部门计划19项、地方基金4项、地方计划10项、自选1项、其他来源74项,分别占基础理论成果总量的18.45%、17.26%、11.31%、2.38%、5.95%、0.60%和44.05%。
表12.2024年基础理论成果课题来源分布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